陰山
匈奴人曾經(jīng)的天堂
標簽: 氣候地理 文化地理 地質地理 考古地理 歷史地理 山地 內蒙古

如果說蒙古高原是匈奴活動的舞臺,那么陰山山脈就是這個舞臺的中心。在這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上,匈奴與中原王朝,展開了長期的爭奪戰(zhàn)。這一幅陰山遙感圖,清晰地展示了橫亙東西的陰山作為屏障的作用,其南有黃河水的灌溉,千里沃野,宜農宜牧;其北是平緩的山地與半干旱草原乃至荒漠、戈壁。匈奴為什么視陰山為生命線,已一目了然。地圖制作/蔡博峰
幾乎沒有人說得清匈奴的起源地在哪里,因為在公元前318年以前,他們的名字未見于史書,而一旦出現(xiàn),他們就已然在陰山山脈及其周圍了。公元前215年,他們被秦將蒙恬打敗,遷徙到陰山以北,十余年后復奪回故地,由此直到漢武帝時期,他們才在與漢朝的反復爭戰(zhàn)中,徹底失去陰山遠遁。因此根據(jù)有史以來的記載可知,陰山山脈一帶是匈奴重要的活動空間,否則他們也不至于要如此反復地來去。
西漢末年,悉知“邊事”的郎中侯應說:塞外陰山草木茂盛、多禽獸,是匈奴冒頓單于的苑囿。侯應還說,匈奴人當年屯聚于陰山地區(qū),制作弓矢、來出為寇。班固的記載可以證明,侯應所說,確屬事實。陰山地區(qū)當年就是匈奴冒頓單于的根據(jù)地之一,這里有匈奴的支就城、頭曼城、河城。后人認定,其中的頭曼城,乃是冒頓單于之父頭曼單于會見貴人、接待使者、處理政務、決斷軍機的衙署所在地。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