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為頁,價幾何?
標簽: 文物故事
小說《笑傲江湖》中,向問天曾經“從懷中取出一片金葉子,要令狐沖去一家銀鋪兌成了銀子”。金葉子長什么樣?文物給了我們答案。
浙江省博物館藏有幾件南宋時期的金葉子,如同長方形書頁,是用薄如紙張的一整片金箔折疊成的,比較典型的會折成十頁,故又被稱為“金頁”——“葉”不是樹葉,而是“書頁”,即書冊中的一張。這些金葉子長95-100毫米,寬39-40毫米,重量在35-40克之間。它們正面四角鑿印著地名,比如“鐵線巷”,是鑄造金葉子的金銀鋪所在地;正中央則會寫金銀鋪主或金銀工匠的名字與金子的成色,比如“陳二郎十分金”。專家曾對寫有“鐵線巷”的樣品進行過測試,成色為97.018%,可以說與“十分金”非常相符。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對于黃金成色已經有了很高的要求。仔細觀察,會看到金葉子在每一頁正面都有相同位置的文字,背面則有敲打過的印痕,說明這些文字是在金箔折疊之后打上去的。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