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說我說
在動物界,雄性為博得雌性歡心,會做出一些討好的舉動,比如把捕獲的獵物送給對方——動物學稱為“獻禮”,在鳥類和哺乳動物中比較常見。一些昆蟲也會這么做,青樹蟋就很典型。青樹蟋的做法,是自產美食……
-
-
-
菊花 隱逸清高傲秋風
菊花,古時最初泛指數(shù)種野生的菊科菊屬植物,后來指菊屬的多個栽培品種。它們通常都是多年生草本,葉互生,長圓形,邊緣羽狀分裂;花為頭狀花序,看上去的“一朵花”實際由許多小花聚集而成。菊花自古用……
作者: 王辰
-
-
中華“群鷹 會”
如果說有什么動物能夠“讓人類仰視”,那恐怕非“鷹”莫屬。強壯的羽翼、敏銳的雙眼、迅猛的利爪,在它們身上得到了完美結合,著實讓人羨慕又尊敬。難怪古今中外,鷹在各種旗幟和徽章上的出場率,遠高于……
-
觀鶚 看“真·魚鷹”是怎么捕魚的
按民間的稱呼,好幾種捉魚的鳥都叫“魚鷹”,但只有“鶚”才是真正以捕魚為生的“鷹”。它們距離城市不算太遠,每年遷徙季節(jié),在一些水庫和公園湖泊,只要水面夠大、魚夠多,就有可能見到。觀賞鶚捕魚,……
作者: praying
-
-
“綠林”冷面刺客:中國鷹屬猛禽
既然本期主題是“鷹”,那么最典型的鷹——鷹形目鷹科的鷹屬成員,自然是我們的重要角色。鷹屬成員體型都不算大,但個個目光如電、爪若彎鉤、身形緊湊,擅長林中偷襲、一擊必殺。我國的鷹屬猛禽有7種,幾……
作者: 韓京
-
雕從天降 中國的雕和海雕
在人們的通俗認知里,通常把中等個頭的猛禽叫做“鷹”,而個頭大到一定程度,就稱為“雕”——雕比鷹更雄偉、更兇猛,是猛禽中的“重型戰(zhàn)斗機”。英文中的eagle一詞,通常指的是雕而不是鷹。其實在鳥類學……
作者: 張彤彤
-
黑耳鳶 猛禽的“中庸之道”
“老鷹捉小雞”,是好幾代中國孩子的國民游戲。民間習慣把所有猛禽都俗稱“老鷹”,但飛行姿態(tài)最典型、國內分布最廣的一種“老鷹”,非黑耳鳶莫屬。在房前屋后散養(yǎng)雞的農村,黑耳鳶確實會飛下來抓小雞,……
作者: 宋肖萌
-
-
龍獸兇猛 二疊紀的合弓綱巨獸
“恐龍時代之后是哺乳動物時代”,這似乎是個古生物學常識。不過按照現(xiàn)代科學分類,事實并非完全如此:哺乳動物屬于一個名叫“合弓綱”的大家族,而早在恐龍出現(xiàn)之前的二疊紀,形形色色的合弓綱巨獸,就……
作者: 江泓
-
-
-
一起泡澡多開心 《千與千尋》中的日本洗浴文化
今年夏天,日本導演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在國內公映。在影片里,我們能看到青春成長、魔法神怪、環(huán)境保護……還有許多日本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泡澡洗浴這件事,對劇情和古今日本人的生活,都至關重……
作者: 韋磊
-
-
王忠嗣·哥舒翰:盛唐“護心鏡”
今年暑期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里,天寶三年的唐長安城,在上元節(jié)的花團錦簇中,經(jīng)歷了驚心動魄的“反恐24小時”。其實,這就像盛唐的縮影:大唐是個“脆皮”,它的邊境危機四伏、麻煩不斷,但始終有電……
作者: 赫連鏡繇
-
古今"郁金香” 身份大不同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詩仙兼酒仙李白,曾留下如此名句。優(yōu)雅的“郁金香”之名,千余年前就廣為流傳。然而這里有個問題:今天我們熟悉的荷蘭國花郁金香,是20世紀80年代才引入中國的。那么……
作者: 一枝
-
樹懶,實在懶得找! 哥斯達黎加“博物旅行”
跟著“博物旅行”的隊伍來到哥斯達黎加,真是大開眼界。在這個中美洲的精致小國,明星物種可不少,大號的首推樹懶。進入“觀懶”圣地阿雷納爾火山國家公園,起先我試圖自己來找樹懶。樹實在太多,枝繁葉……
作者: 唐志遠
-
拍蜂鳥,要速度不要激情 哥斯達黎加“博物旅行”Ⅱ
蜂鳥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中國可沒有,國內的“目擊報告”大多是長喙天蛾。這次跟“博物旅行”一起探索哥斯達黎加,拍攝蜂鳥可是我的一大愿望。在這個國度,蜂鳥幾乎隨處可見,很多酒店、餐廳門口都掛著……
作者: 遠陽
-
2019浮光掠影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晶瑩露珠,閃出耀眼的星芒,小蟲們伸著懶腰起床了。午后風起,云卷云舒,樹影婆娑。黃昏霞光似火,各種被拉長的影子,也染上了一層暮色??炷闷鹣鄼C走進自然,讓我們一起來玩兒一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