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動物鼠為首
草場退化,老鼠泛濫
草原牧區(qū)說“老鼠”,泛指黃鼠、倉鼠、田鼠、沙鼠、跳鼠、鼢鼠……反而很少有內地廣大城鄉(xiāng)伴人而居的“家鼠”。草原上的老鼠主要吃草,通常不會去人家里偷食物、搞破壞。但很多牧民依然對它們表示反感:因為這些老鼠不但跟牲畜搶草吃,還滿地打洞。牛馬不小心陷入鼠洞,腿腳容易受傷,若是在奔跑中甚至會骨折。而且老鼠家族的興盛,往往與草原退化有關。錫林郭勒一帶,草原上黃鼠最常見:越是干旱不長草的年份,越是退化得嚴重的草場,黃鼠越多,甚至泛濫成災。
人們一度認為,鼠類是導致草原退化的罪魁禍首,所以主動出擊,消滅老鼠。我曾經(jīng)有一幫朋友,歲數(shù)不小了還像孩子般淘氣,他們搞了一個“彈弓捕鼠隊”。黃鼠泛濫時,它們會從自己洞里爬出來,站在洞口嘰嘰叫。捕鼠隊員就用彈弓“邦”的一下,把這個黃鼠打掉,還在網(wǎng)上曬視頻。還有人把水灌到鼠洞里,等它們一冒頭,就拿棍子敲—玩兒現(xiàn)實版的“打地鼠”。
責任編輯 / 劉瑩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