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 “蛋白魔術師”變身記
初次變身,由飯變菜
1661年夏天,明末清初的大才子金圣嘆被判死刑。相傳他留下的遺言(版本之一)是:“花生米與豆腐干同嚼,有火腿滋味。把這個方法傳下去,我死而無憾?!碑斄艘惠呑印胺侵髁鳌钡慕鹗@臨死也不按套路出牌,而他提到的豆腐,在古人的飲食中確實扮演著“肉”的角色。
中國是大豆的故鄉(xiāng),種大豆的歷史有4000多年。先秦時期人們稱其為“菽”,列為五谷之一,把它做成豆飯、豆粥。大豆營養(yǎng)豐富,特別是蛋白質含量高,但它并不是一種好糧食:一是單位產量不如麥、稻等谷物,二是纖維素含量較高,還有阻礙吸收的胰蛋白酶,難嚼難消化,吃多了還放屁。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