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视频,在线日韩av永久免费观看,中文人妻av久久人妻水蜜桃,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 在线,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鴻臚井刻石 國寶追索 未完待續(xù)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24年第03期 作者: 樓學 

標簽: 文物故事   文化遺產   文化符號   

一塊重達九噸半的唐代刻石,恐怕是流失海外的“最重”文物。它見證著中國東北史、民族史、文化史,但卻被日本軍隊在夜幕中盜劫、流落日本皇宮、奉為日本“國寶”……

公元714年,唐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大唐使臣崔訢(一說為“崔忻”)站在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都里鎮(zhèn)(今遼寧旅順口),在陣陣海浪聲中,他決心要勒石為銘,紀念剛剛結束的漫長行程。

崔訢在黃金山下鑿井兩口,又在井旁巨石上,命人刻下29字銘文:“敕持節(jié)宣勞靺羯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彼环Q為“鴻臚井刻石”,這不僅是現存與渤海國政權有關的碑志刻石中年代最早、名聲最盛的一塊,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宣示主權的重要文物。

責任編輯 / 劉睿  圖片編輯 / 魏嘉澍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