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的口味有多重?

藥食同源
藥有四性(溫熱寒涼),食分五味(酸苦甘辛咸)。在中醫(yī)看來,藥物與食物之間沒有絕對的分界,合理的膳食既如藥物一樣能治病養(yǎng)生,藥物進入日常的食譜也是理所應當。左頁圖中的藥材,如靈芝、當歸等,便是常見的煲湯材料。單純從美食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藥食”或許相對有些重口味,但從食療養(yǎng)生考慮,這股藥味兒也能甘之如飴了。
供圖/視覺中國
藥有四性(溫熱寒涼),食分五味(酸苦甘辛咸)。在中醫(yī)看來,藥物與食物之間沒有絕對的分界,合理的膳食既如藥物一樣能治病養(yǎng)生,藥物進入日常的食譜也是理所應當。左頁圖中的藥材,如靈芝、當歸等,便是常見的煲湯材料。單純從美食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藥食”或許相對有些重口味,但從食療養(yǎng)生考慮,這股藥味兒也能甘之如飴了。
供圖/視覺中國
從中醫(yī)的角度來看,吃不僅是為了滿足口舌之欲,更是治病、養(yǎng)生的重要一環(huán)。怎么吃最健康?關鍵在一個“和”字:五味調和,飯量適度,溫度適中。一旦偏離了“和”,就可能變成一味過重,也就是重口味了。《黃帝內經(jīng)》曰:“飲食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至邪僻也?!闭f的就是這一道理。有的人,夏天喜歡冷飲,一口氣十根冰棍下肚,這時,冰棍就是不折不扣的“重口味”。
當然,“和”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講究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人與人的體質千差萬別,一種食物南方人吃得不亦樂乎,有可能到了北方就成了“重口味”;瘦子大快朵頤的漢堡、烤肉,可能就是胖子的“重口味”??傊瑢こJ澄?,如果吃得不恰當,也有可能變成重口味;而一些看似重口味的食物,如果吃得對癥,反倒是合理的。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