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傳統(tǒng)空間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13年第09期

最尊貴的位置是敞開的
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內部空間由立柱與隔擋分割組成,不具備封閉性,就算皇帝辦公的故宮太和殿也是敞開的。太和殿共有楠木立柱72根,包括寶座周圍的6根瀝粉蟠龍金柱?;实鄣目臻g由金柱、寶座、方臺以及雕龍金漆屏風組合而成,但并無嚴密遮擋。在參與全殿生活的同時又凸顯了皇帝威嚴。供圖/故宮博物院
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內部空間由立柱與隔擋分割組成,不具備封閉性,就算皇帝辦公的故宮太和殿也是敞開的。太和殿共有楠木立柱72根,包括寶座周圍的6根瀝粉蟠龍金柱?;实鄣目臻g由金柱、寶座、方臺以及雕龍金漆屏風組合而成,但并無嚴密遮擋。在參與全殿生活的同時又凸顯了皇帝威嚴。供圖/故宮博物院

不得沖撞天子
太和殿是皇帝朝會和宴請群臣的場所,可以說這里曾經是中國最排場的室內空間,甚至太和殿的東廂都專門設立貯存皇帝的冠、袍、帶、履的偏殿。斜沖著皇帝寶座的側門,自然需要緩沖遮掩一下,于是門上便設計了富有法力的“毗盧罩”,門前又有了大鏡屏風。攝影/李少白
太和殿是皇帝朝會和宴請群臣的場所,可以說這里曾經是中國最排場的室內空間,甚至太和殿的東廂都專門設立貯存皇帝的冠、袍、帶、履的偏殿。斜沖著皇帝寶座的側門,自然需要緩沖遮掩一下,于是門上便設計了富有法力的“毗盧罩”,門前又有了大鏡屏風。攝影/李少白

氣氛為功能服務
古代室內裝潢,非常講究細部處理和裝飾效果,務求最終在色彩、光線、明暗等空間氛圍配合下,達到需要的效果。除了及其偶爾的情況下承辦皇帝大婚,故宮坤寧宮更經常的用途是祭神,另有駐佛亭一間。在“凡地必毯”的故宮里,這一組虔誠的黃與肅穆的藍色,使人一望便知坤寧宮的功能。攝影/李少白
古代室內裝潢,非常講究細部處理和裝飾效果,務求最終在色彩、光線、明暗等空間氛圍配合下,達到需要的效果。除了及其偶爾的情況下承辦皇帝大婚,故宮坤寧宮更經常的用途是祭神,另有駐佛亭一間。在“凡地必毯”的故宮里,這一組虔誠的黃與肅穆的藍色,使人一望便知坤寧宮的功能。攝影/李少白

在中國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不是技術,也不是藝術,而是社會倫理、文化、觀念形態(tài)。在建筑上部的裝飾中,屋頂最為復雜,也最為重要。明白了這兩點,再來觀賞最高等級的建筑群——故宮,其殿頂房檐構件之恢弘、繁復、艷麗,也就可以理解了。攝影/李少白

一窗一風景
對于講究一些的亭榭建筑,玲瓏的門窗能夠很好地將人工與自然玩味于開合之間。在廣東省順德市清代園林清暉園內,有一處八表來香亭。亭子置身在八角環(huán)流的池水中央,八面皆窗,整體通透玲瓏,游人流連其間,透過各處窗格與各色玻璃觀賞各方景致,別有一番自得之味。攝影/蔣晨明
對于講究一些的亭榭建筑,玲瓏的門窗能夠很好地將人工與自然玩味于開合之間。在廣東省順德市清代園林清暉園內,有一處八表來香亭。亭子置身在八角環(huán)流的池水中央,八面皆窗,整體通透玲瓏,游人流連其間,透過各處窗格與各色玻璃觀賞各方景致,別有一番自得之味。攝影/蔣晨明
編者按
今天所說的中國傳統(tǒng)風格建筑,主要是指明清風格。明清時期是我國古代建筑和室內設計逐步完善和發(fā)展的時期,由于年代距今較近,有大量實體建筑可供調研,室內陳設品也相對豐富。建筑種類多種多樣,既有帝王宮殿,又有佛堂廟宇,還有眾多民居。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