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晉中 華北豹家底調(diào)查
在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至榆次區(qū)約800平方公里的太行山中部山地森林里,每年可記錄識別到40只左右成年華北豹以及若干幼崽生活于此。它們是整個太行山目前已知華北豹的最大種群?!?/p>
-
追尋 中國大紫胸鸚鵡 最大群落
在我國的9種原生鸚鵡中,大紫胸鸚鵡是體型較大的種類,因為抗寒能力較其他鸚鵡強,它們成為了世界范圍內(nèi)分布緯度最高、海拔最高的鸚鵡。但由于非法捕捉和棲息地遭到破壞等原……
-
黃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現(xiàn)它們的社會模式
云霧繚繞、奇峰怪石林立的黃山素有“人間仙境”之譽,也是許多野生動物的家園,黃山短尾猴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種社會性很強的靈長類動物,黃山短尾猴的群體成員間有著復(fù)雜的……
-
赤狐 謹(jǐn)慎克制的荒野生存 “多面手”
在大部分人的固有印象中,提起狐貍,所指的即是赤狐。赤狐有著靈活的生存策略,是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的食肉動物,無論是冰天雪地的北極圈、氣候嚴(yán)苛的北非沙漠,還是高寒缺氧……
-
尋訪中國的三種攀雀——鳥類建筑大師的神秘生活
“攀雀”是攀雀屬四種鳥類的統(tǒng)稱,在我國分布有其中三種。它們體型小巧、貌不驚人,卻是出色的鳥類建筑大師,擅長收集植物的纖維、花絮甚至是羊毛等材料,營造出精巧的袋形懸……
-
被誤會最深的梅花 春花而非冬花,凌寒卻不耐寒
在我國許多的文藝作品中,梅花被塑造成了凌寒傲雪、堅貞不屈、逆境抗?fàn)幍奈幕蜗?。受此影響,很多人認(rèn)為梅是非常耐寒的植物,甚至還有人誤以為梅是隆冬時節(jié)盛放的花。情況果……
-
野生植物“少數(shù)派報告” 云貴高原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
2005年9月,“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這一概念首次在云南省被正式提出,并率先實施了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拯救保護工作,就此正式開啟了我國相關(guān)的保護事業(yè)。多年來,云貴高原范圍內(nèi)……
-
石林“龍宮” 尋盲魚 洞穴魚類與黑暗中的“經(jīng)濟學(xué)”
2023年6月,一支由魚類學(xué)者和探洞高手組成的考察隊來到了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的尾博邑村。這座村莊所在的云貴高原南部有著連片的巖溶地帶,石灰?guī)r溶洞星羅棋布,是我國洞穴魚……
-
透過水下, 看北京奧林匹克 森林公園
科學(xué)繪圖師張瑜從小喜愛自然觀察和繪畫,讀書時曾在北京師范大學(xué)從事過動物生態(tài)學(xué)的相關(guān)研究。通過15年的潛心觀察,他在單位和家附近記錄、拍攝并繪制了許多常見動植物的日?!?/p>
-
問“蒿”碧羅雪山 植物科考匱乏山脈的首份綠絨蒿報告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碧羅雪山有著極其豐富的植物多樣性,只是由于山形陡峭、交通不便等原因,長期以來極少有科研人員至此開展植物科考。近幾年,隨著交通狀況的改善,長期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