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秘南海深處 “碳循環(huán)冷泉實驗場”——發(fā)自“海洋地質二號” 科考船的報道
2024年10月底,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邀請《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編輯部派記者參加“海洋地質二號”綜合考察船2024年度秋季的南海冷泉科考航次。雖然我們雜……
-
地理學家給中國劃熱帶: 劃出了六個自然省,三對龍鳳胎
從傳播的角度考慮,我喜歡把自然區(qū)稱為“自然省”,這樣也便于讀者理解。這篇文章我要寫其中的6個自然省,這6個自然省都在濕潤地區(qū),但是它們被劃分在了兩大溫度帶內,一個是……
-
口門 大灣區(qū)和廣州的“命運之門”
如果從高空俯瞰珠江三角洲,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八條主要的水道如同八條巨龍,以放射狀的姿態(tài)奔向南海。珠江三角洲這種復雜的網狀水系和多個入??诘奶攸c,在全世界都堪稱罕見。虎……
-
烏爾其漢泰加林中的貓頭鷹秘境
貓頭鷹是鸮形目鳥類的統(tǒng)稱,它們臉盤碩大,眼睛渾圓,兼具可愛和帥氣,用顏值征服了無數(shù)人。這些看似很萌的“圓”鳥,卻是善于獵殺的猛禽。本文作者常年在國內尋找和拍攝鳥類……
-
透過文字磚 看明長城隱藏的歷史信息
在今天河北、北京、山西等地的明長城上有一些帶有文字的磚,它們被稱為長城文字磚。磚上的很多文字記錄了長城修造者的信息,甚至還有遠隔百里千里之外的地名。我國古代的很多……
-
尋找我國江河中的“大馬哈魚”
在我國東北的黑龍江、綏芬河和圖們江流域,生活著3種鮭科(Salmonidae)大馬哈魚屬(Oncorhynchus)的魚類,分別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拇篑R哈魚,以及它的近親馬蘇大馬哈魚和駝背大馬哈魚……
-
崗日嘎布山脈: 溫柔的雪山,優(yōu)美的崇高
這里是雪山和冰川的世界,但是它與同樣擁有雪山冰川的天山、祁連山、昆侖山等山脈相比又有何區(qū)別?我有一個強烈的印象就是崗日嘎布與其他地方的雪山不同,不僅與我國西北部地……
-
“微觀地球工程”的新嘗試 中國的冰川也在
冰川覆蓋實驗,業(yè)內常稱為“冰川蓋被子”,即通過在冰川表面覆蓋特定材料以減緩冰川消融速率,此前曾出現(xiàn)在阿爾卑斯山周邊一些國家。如今,我國也開始了這類嘗試,并將其納入……
-
班德湖斑頭雁 被守護和觀望的13年
每年春季,位于青海省長江源的班德湖都會迎來一群遷徙的候鳥——斑頭雁。它們飛越喜馬拉雅山脈來到這里繁殖、度夏,因此被稱為“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這種傳奇鳥類主要活動……
-
蘇州看上海 北京看渤海 從城市遙望百公里之外
從我們的城市最遠能夠拍攝到哪里?這是我們雜志多年來關注的話題。“城市遙望”的極限距離已然突破了百公里,從蘇州、從太湖岸邊看上海,從北京看渤海,近年來在攝影師的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