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 現(xiàn)代生活“動力包”
偶爾搞事情,沒它卻不行
今年夏天,因近期充電寶自燃、爆炸事件頻發(fā),民航對此展開嚴查,一些機場安檢口攔下的充電寶堆成了筐。充電寶起火的“罪魁禍首”,和時常登上熱搜的“電動車自燃”一樣,都是鋰離子電池(俗稱鋰電池)。如此“危險分子”,為何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
在老一輩人的刻板印象中,“電池”要么是驅動玩具、鬧鐘的小東西,要么是死沉死沉、還要頻繁更換的“電瓶”。這其實是傳統(tǒng)的鉛酸電池,其內部以氧化鉛和金屬鉛為正負電極、硫酸溶液為電解液,笨重又不環(huán)保。
責任編輯 / 董子凡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