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藝術得永生
文章出自:博物 2014年第09期
標簽:
封面這個,是哪位吃貨把燒雞吃得這么認真?——如此完整精致的骨架,人類的牙是啃不出來的。這是標本師精心制作的骨骼標本,他們可以請蠹蟲幫著啃。根據(jù)這具骨骼的特征,動物學家就能確認它的分類種屬——當然不是燒雞,是喜鵲。
如封面所示,喜鵲骨架,還有它腳邊的貝殼、泡在酒精瓶里的龜和蛇……把動物遺體以各種方式保存起來,用于收藏、研究和展示,這就是動物標本,死亡的藝術。動物標本源自人類對大自然的好奇與探索。幾百年來,人們將狩獵成果和每一種新發(fā)現(xiàn)的動物制成標本,成為珍貴的研究資料,也讓一代代人感受到動物世界的精彩。如今,制作技術的進步又讓動物標本化身為精致藝術品,繼續(xù)陪伴在我們身邊。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