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视频,在线日韩av永久免费观看,中文人妻av久久人妻水蜜桃,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 在线,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重慶“下江人”
抗戰(zhàn)中的大逃亡


文章出自:博物 2013年第06期 作者: 楊練 

標簽: 文化文明   博物廣知   重慶   湖北   

“下江人”原本是重慶、四川人對長江中下游客商的稱謂,卻因為一場國難,而被賦予了新的含義。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一場悲愴的大遷徙將數十萬“下江人”帶到重慶,今天他們已經成了“最本土的外鄉(xiāng)人”:看上去和當地人沒兩樣,卻還帶著各不相同的外地口音;上了年紀的,偶爾也會說起當年戰(zhàn)火中的苦難旅途。

巴蜀“大后方”

古稱“巴蜀”的重慶和四川,深居內陸,北有秦嶺,東有大巴山,西、南兩面都被高原阻隔,交通十分閉塞。然而封閉的地形也使這里成為世外桃源,自古以來,每逢國家危亡,巴蜀就常被中央政權當作避難所。

1937年7月,日軍全面展開侵華戰(zhàn)爭。華北華東迅速淪陷,11月上海失守,300公里外的首都南京危在旦夕。國民政府再次寄望巴蜀,于11月19日下令向西遷都。重慶市“臨危受命”,成為戰(zhàn)時“陪都”。

責任編輯 / 林語塵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