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虎 游走在夜晚沙漠的“蛙眼守宮”
標簽: 生物地理

晚上10點,夜幕籠罩下的沙漠不再酷熱難耐,滾燙的沙地在涼爽的夜風吹拂下逐漸冷卻下來。一只吐魯番沙虎從地下的洞穴中鉆了出來,現在正是它外出活動和覓食的時間。我國分布有三種沙虎,它們是一類適應在干旱區(qū)的荒漠和戈壁環(huán)境中生存的爬行動物,喜歡晝伏夜出,因此需要借助手電等照明手段,才能在夜晚的沙漠中發(fā)現這些行蹤隱秘的小動物。
黑夜籠罩下,我們在圖開沙漠里“找亮點”
近一個小時的搜索無果,讓大家都有些焦躁不安。我蹲下身,掏出測溫儀指向沙地的表面——24攝氏度,溫度沒問題,按理說我們的研究對象應該已經出來活動了。然而,要在空曠的沙漠里找到只有巴掌大小的生物,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更何況,現在還是深夜。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