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域:呼倫貝爾草原
游牧民族的世居之地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2年第10期

寶格德山是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和新巴爾虎右旗的民眾心目中的神山。祭山與祭敖包的意義一樣,都是祈求天地神靈護佑,讓草原風調雨順。自鮮卑人開始,草原人祭敖包的傳統(tǒng)已有3000多年,祭寶格德山已有250多年歷史。每逢祭山這天凌晨,寶格德山萬人攢動。上自耄耋老人,下至兩三歲孩子,魚貫登上山頂進行祈禱。2011年新巴爾虎左、右兩旗祭山民眾多達10萬余人。攝影/楊孝
呼倫貝爾草原是中國緯度最高的草原,也是環(huán)境保護得最好的草原。這與生活在這片草原上的人們,自小培養(yǎng)的對草原環(huán)境的保護意識密切相關。這種意識源自他們的祖先。匈奴、鮮卑、蒙古等多個游牧民族,都是在呼倫貝爾草原休養(yǎng)生息、繁衍壯大,從這里打馬出征,走上歷史舞臺。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