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
日本的玄奘—圓仁足跡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03年第10期 作者: 阿南史代

圓仁在等待了1年零9個月后,終于取得在中國居留的合法身份。他拿到通行證后,即從山東鄒平醴泉寺向五臺山的方向走去。
在海上共航行了半個月,眼看勝利在望,然而一個近乎毀滅性的災難又降臨了
公元838年6月13日,騰原常嗣大使率領兩艘日本使船從博多灣,也就是現(xiàn)在的福岡出發(fā),乘東風西行,當年所有到中國的船隊都被要求在如東靠岸。如東位于揚州東邊的海岸附近,日本16次成功的遣唐使中,有9次走了這條線路。46歲的法師圓仁也船上。在當時的日本,要想成為得道高僧,到中國深入學習佛教經(jīng)文似乎是一條必經(jīng)之路。他此行的目的是稽拜天臺山,解答有關佛教教義和修行的疑惑。
盡管這一段旅程在當年是危險重重,但是日本政府仍然資助官員、僧侶、商人和藝術家們到唐朝學習先進的文化。圓仁他們在海上共航行了半個月,歷盡艱辛,陸地已經(jīng)近在咫尺,眼看勝利在望,然而一個近乎毀滅性的災難又降臨了:他們的船陷進沿海灘涂延伸出的泥灘里,只有等待別人救助。幸運的是,中國的漁船費力救起他們,并把他們帶到東梁豐村,此時已經(jīng)是7月2日了。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