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的真實
揭示《三國演義》的地理虛實
標簽: 文化地理 歷史地理 洛陽市 鹽湖區(qū) 荊州區(qū) 登封市 涿州市 滎陽市 益陽市 當陽市 遠安縣 監(jiān)利縣

作為歷史人物,關羽在正史《三國志》中得到的評價并不高。作為藝術形象,關羽在《三國演義》的1200多個人物里立意是最高的。由于羅貫中集大成的塑造,使得關羽成為忠貫日月、義薄云天的忠義化身,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階層,深入到了人們的心靈深處。人們更喜愛這種創(chuàng)造出來的“真實”,而不去管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其事其地。這便是虛構的力量。由于《三國演義》的巨大影響,后來關羽被神化了,晉升為整個中華民族“護國佑民”的神。圖為在洛陽關林舉行的關公文化節(jié)場景。攝影/牧馬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劉關張誓共生死的個人關系,卻是真實如此?!疤覉@結義”之所以越傳越廣,是因為隨著社會演變,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志向或者利益的共同體。后來隱秘社會如青紅幫的加盟儀式上,都規(guī)定要懸掛關羽坐像,并且特別裝飾著桃枝,推行的是義結金蘭的幫派之義。圖為《三國演義》電視劇在涿州“桃園”劇照。攝影/央視
結義“桃園”今何在
關羽在《三國演義》中出場時是個從解州亡命而來的紅臉漢子,推著小車在涿州登場。
遵循著《三國演義》故事情節(jié)的時間之維,追尋關羽在華夏大地的“蹤跡”,我從北京直赴涿州。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