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洞穴尋寶記
說起來我“看洞”的起點還真的挺高:我所游覽的第一個洞穴就是被贊為“織金洞外無洞天”的織金洞,而第一次游洞時的“導游”就是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壽越等一批喀斯特、洞穴專家。那是在2008年,我去貴州參加一次國際旅游洞穴會議,其中一項活動就是考察織金洞。作為一個洞穴領域的“菜鳥”,一進洞我就被織金洞的宏大所折服,在我以前的想象中洞穴都是和狹小、逼仄、壓抑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可一入織金洞感到的卻是宏偉和闊朗,而洞中錯落繽紛的鐘乳石,更是讓我一下子就看花了眼。導游是一個20出頭的苗族妹子,她指著一處處鐘乳講道:“洞口的這兩個鐘乳石,看上去就像是一對天然的石獅子,它們叫做‘雙獅迎賓’”“你看,那塊鐘乳石像不像一只‘玉蟾’?”“這里是‘羅漢講經(jīng)’,好像‘佛祖’端坐在‘寶塔’頂端,東側的石臺上‘羅漢’正齊集諦聽,傳說……”這時張壽越老師說話了:“小姑娘,你為什么講來講去都是些像什么像什么的,要不就是傳說,為什么不講講這些奇特的景象是怎么形成的呢?這些也是很有趣的呀?!睂в渭t著臉小聲說:“我們的導游詞都是這么寫的,怎么形成的我也說不清楚?!庇谑?,張老師笑著接過話頭,如數(shù)家珍般地講起了這些洞穴沉積物的成因。這是最令我難忘的一次游覽經(jīng)歷,洞穴沉積物的珍奇和張老師的講解相得益彰,讓我在大飽眼福的同時又了解了很多有關洞穴、有關沉積物的知識和奇聞趣事。
責任編輯 / 張璇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