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川:在金華山頂眺望
重走徐霞客游滇路

劍川石寶山人說有“三寶”,石窟、寶相寺、饅頭石。從這張圖中即能看到“饅頭石”,又能看到寶相寺。(李維江 攝)
7月15日一到劍川我就感覺到冷。早晨從麗江出來我穿了件長袖衫,剛好不冷不熱,怎么一到劍川反而冷了?劍川人告訴我:“這都是玉龍雪山給鬧的。麗江在玉龍雪山底下,從雪山吹下來的風吹不到它,卻正好吹到劍川,所以劍川的氣溫比麗江的低,莊稼也比那邊的長得慢?!?/p>
公元1252年,忽必烈大軍在麗江以革囊渡江,推進到麗江、劍川交界的九河一帶,與大理國軍隊展開了一場惡戰(zhàn),戰(zhàn)斗打得尸橫遍野。這場仗打下來,被蒙古軍抄了后路的大理國,就失去了屏障。如今站在劍川壩西制高點金華山頂眺望,當年的古戰(zhàn)場盡在一望之中。劍川壩平川像平展的大草甸。同樣是站在金華山頂,1639年的徐霞客也就是站在我站的地方,眺望“川中形勢”的。他“北眺麗江,西眺蘭州,東眺鶴慶,南眺大理?!边€望見了老君山。
責任編輯 / 單之薔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