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非洲南部的荒涼樂園
納米比亞腹地探險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01年第01期
標簽: 生物地理

兩位黑姆巴斯女子。左面的那位不過十四五歲年紀,右邊的也不足20歲,卻已做了媽媽。由于長年涂抹一種和了油脂的。
艾淘沙——野生動物的最后天堂
我們匆匆掠過了納米比亞的首都溫和得克,這是一個比較現代的城市,和一個普通的歐洲城市一樣,我們也就沒什么興趣了。于是我們連夜驅車趕往一個叫做艾淘沙的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這里游人很多,到處都支著彩色的帳篷。各種鳥類的巢都建在高大的樹木上,這些巢連成一大片,仿佛一個鳥類的王國。忽然,有一只雛鳥被樹上的細藤纏住了腳,掙扎不出,倒掛在樹上。一位充滿愛心的游客拖來一只垃圾桶,站在桶上去救援。他的這一舉動驚動了鳥群,幾乎所有的鳥都飛過來起哄,直到那只雛鳥被解救出來,群鳥才各自回巢。這也算一樁奇觀了。從鳥群的這種行動可以看出這里的原始生態(tài)保存得多么好。

一路上我們看到大批的斑馬、野牛、羚羊、駝鳥和鹿。他們都和諧的生活在一起??崛债旑^,荒野上偶爾有一棵小樹,動物們便都擠在樹陰下乘涼。斑馬一匹匹膘肥體壯,腿很短,跑起來很笨拙的樣子,想來它是獅子、豹、鬣狗等猛獸的美食。羚羊、馬鹿等溫順的動物,喜歡隨長頸鹿一起行動,想必是長頸鹿頭高望遠,能及時發(fā)現危險。由于沒有高大的樹,長頸鹿只好叉開腿,低下它高貴的頭吃低處的植物。
責任編輯 / 王牧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