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桌水凳:治玉的“工業(yè)革命”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24年第02期
戰(zhàn)國以后,中國進入鐵質工具時代,社會整體生產力水平得到了提升,治玉技術和工具也隨之有了長足進步。秦漢到南北朝時期,青銅砣機的砣頭改為鐵質,提高了琢磨玉石的效率。而隋唐以后,受到胡風影響,古人的室內起居習慣由席地而坐或榻上跽坐改為高坐,與之相適應的高腿桌式砣機——水凳,隨之登場。
水凳為治玉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原本的雙人共同操作,變?yōu)橐蝗藛为毑僮鳎夥帕巳肆?。而琢磨工具的形制專門化、材料多樣化,令琢玉者可以在玉石上盡情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呈現出異彩紛呈的玉雕作品。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