緞 點亮素衣的榮光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23年第10期 作者: 褚宜
標簽: 歷史拾遺 文化符號 文化遺產(chǎn)
美國作家毛姆在《在中國的屏風上》中,寫下自己游歷中國時的一則故事。在一間西洋風格裝飾的房間里,他見到了內(nèi)閣部長,這位部長“看上去像一個讀書人或是幻想家”。內(nèi)閣部長的身邊,包圍著西來的“金色邊框油畫”“綠色布魯塞爾地毯”和“一張美式書桌”,但他沒穿西裝,而是穿了“一件緞子長袍,上面罩了件黑色絲綢短褂”。一襲緞袍,完美詮釋了中國人對奢華的追求。

龍袍尊貴
還須緞當家
清代皇帝的龍袍多為緞織物。圖為故宮博物院藏清代“月白色云龍紋男夾朝袍”,為乾隆帝在秋分祀月時所穿,其通身為月白緞織成,披領(lǐng)為石青緞,袖緣飾行龍雜寶織金緞。攝影/洛卡奇
還須緞當家
清代皇帝的龍袍多為緞織物。圖為故宮博物院藏清代“月白色云龍紋男夾朝袍”,為乾隆帝在秋分祀月時所穿,其通身為月白緞織成,披領(lǐng)為石青緞,袖緣飾行龍雜寶織金緞。攝影/洛卡奇

圖為朝袍前襟的一條正龍,采用盤金繡等多種繡法,在月白緞的襯托下,龍紋的金彩熠熠生輝。
攝影/洛卡奇
攝影/洛卡奇
緯錦上萌芽
緞織物在文獻中,曾有不同的稱謂。《唐六典》里記載,當時的絲織品有“羅、錦、綾、段、縠”等等,這是文獻中所見的最早的“段”。宋、元、明三代,則常用“纻絲”或“段”,而清人則用“緞”。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