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21年第07期
上海 國寶大盂鼎、大克鼎時隔17年再度聚首。
——?6月18日,上海博物館“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館受贈青銅鼎特展”開幕,呈現商代晚期至戰(zhàn)國有銘青銅鼎21件,彰顯中國青銅時代的風貌。展品均為上海博物館自1952年成立以來,為社會各界人士所慷慨捐贈。其中潘氏家族捐贈的大盂鼎、大克鼎時隔17年再度在上博聚首,尤堪矚目。據悉,展覽將展至7月18日,隨后二鼎再雙雙北上,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大盂鼎、大克鼎與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毛公鼎,均出土于晚清陜西,被譽為“海內三寶”。其中,大盂鼎、大克鼎為清代重臣、金石學家潘祖蔭所收藏。1951年,潘氏后人潘達于將二鼎捐贈給國家,后入藏上海博物館。1959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前身之一的中國歷史博物館開館,大盂鼎應征北上,從此二鼎天各一方。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