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湖的鴛鴦

發(fā)布時間:2015年03月09日 文章出自:用戶投稿 作者: 廖士清 

標簽: 婺源縣   動物主題   動物照片   

江西婺源鴛鴦湖原名“大塘塢水庫”,是一座于1960年竣工的中型蓄水水庫。八十年代初,因水庫周圍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吸引了眾多的鴛鴦來此越冬,所以在1986年后逐漸被改稱為“鴛鴦湖”,1997年被江西省定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鴛鴦每年9月底從北方開始陸續(xù)南下飛到這里越冬,到第二年3月底4月初離開北上,在這里生活達半年以上。

鴛鴦湖的鴛鴦最多時可達2000多對,占全世界已知野生鴛鴦數(shù)量的一半,是亞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野生鴛鴦越冬棲息地,是國家林業(yè)部、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gòu)及鳥類專家重點考察鴛鴦等動物的地點。

在湖岸邊休息的鴛鴦群
在水中的鴛鴦群
從水中起飛的鴛鴦群
剛起飛的鴛鴦,水珠在空中散落
逆光下飛行的鴛鴦
兩對鴛鴦從湖中飛過
一只公鴛鴦在水面降落

鴛鴦(學名:Aix galericulata;即中國官鴨):鴛指雄鳥,鴦指雌鳥,故鴛鴦屬合成詞。屬雁形目的中型鴨類,體長38-45厘米,體重0.5千克左右。雌雄異色,雄鳥嘴紅色,腳橙黃色,羽色鮮艷而華麗,頭具艷麗的冠羽,眼后有寬闊的白色眉紋,翅上有一對栗黃色扇狀直立羽,像帆一樣立于后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野外極易辨認。雌鳥嘴黑色,腳橙黃色,頭和整個上體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后連一細的白色眉紋,亦極為醒目和獨特。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蘆葦沼澤和稻田地中。雜食性。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 1989年)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易危(1996年)

鴛鴦雄鳥嘴紅色,腳橙黃色,羽色鮮艷而華麗,頭具艷麗的冠羽,眼后有寬闊的白色眉紋,翅上有一對栗黃色扇狀直立羽,像帆一樣立于后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野外極易辨認。雌鳥嘴黑色,腳橙黃色,頭和整個上體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后連一細的白色眉紋,亦極為醒目和獨特。
一只公鴛鴦從水中起飛時帶起的水珠在陽光下格外耀眼。
一群從湖岸邊飛過的鴛鴦
一群鴛鴦起飛時的剪影

中國古代,最早是把鴛鴦比作兄弟的?!段倪x》中有“昔為鴛和鴦,今為參與商”,“骨肉緣枝葉”等詩句,這是一首兄弟之間贈別的詩。晉人鄭豐有《答陸士龍詩》四首,第一首<鴛鴦>的序文說:“鴛鴦,美賢也,有賢者二人,雙飛東岳?!边@里的鴛鴦是比喻陸機、陸遠兄弟的。

以鴛鴦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詩人盧照鄰<長安古意>詩,詩中有“愿做鴛鴦不羨仙”一句,贊美了美好的愛情,以后一些文人競相仿效。崔豹的《古今注》中說:“鴛鴦、水鳥、鳧類,雌雄未嘗相離,人得其一,則一者相思死,故謂之匹鳥?!崩顣r珍的《本草綱目》中也說它“終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蛟唬盒埒Q曰鴛,雌鳴曰鴦?!?/p>

也有人認為“鴛鴦”二字實為“陰陽”二字諧音轉(zhuǎn)化而來,取此鳥“止則相偶,飛則相雙”的習性。自古以來,在“鴛侶”、“鴛盟”、“鴛衾”、“鴛鴦枕”、“鴛鴦劍”等詞語中,都含有男女情愛的意思,“鴛鴦戲水”更是中國民間常見的年畫題材?;谌藗儗x鴦的這種認識,中國歷代還流傳著不少以它為題材的,歌頌純真愛情的美麗傳說和神話故事。

鴛鴦在人們的心目中是永恒愛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親相愛、白頭偕老的表率,甚至認為鴛鴦一旦結(jié)為配偶,便陪伴終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尋覓新的配偶,而是孤獨凄涼地度過余生。其實這只是人們通過聯(lián)想產(chǎn)生的美好愿望,是人們將自己的幸福理想賦予了美麗的鴛鴦。事實上,鴛鴦在生活中并非總是成對生活的,配偶更非終生不變,在鴛鴦的群體中,雌鳥也往往多于雄鳥。

一對在水中起飛的鴛鴦
一只公鴛鴦從母鴛鴦身邊飛過
一對在空中緊密飛行的鴛鴦
一只迎著夕陽飛行的公鴛鴦

把我的作品拿出來給大家點評,請點這里投稿

選擇點評項

  • 讀后感言
  • 可圈可點
  • 提升空間
  • 背景知識
  • 有點爭議
讀后感言
收起
可圈可點
收起
提升空間
收起
知識背景
收起
有點爭議
收起
全部評論(0)
熱度
時間
加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