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通在國外不甚起眼的中國碑刻,記錄著幾段特殊的交流史,令人追記。
作者: 李粹之
安史之亂后,走過壯年的唐帝國,患上了兩種“癌癥”,一步步走向衰亡。一為藩鎮(zhèn),一為宦官。他們溶解了盛世繁華,也腐蝕著唐帝陵,斑斑駁駁。
作者: 流惜子
不著一字的神道碑,講述了唐太宗與魏徵之間真實的君臣故事。
作者: 一介
從乾陵開始,在帝陵的營建上,唐人賦予了其另一重含義:模仿生前居住的長安城與宮城。
作者: 毛潛
熟悉古代文化的人,肯定會想到一個詞:昭穆。這是表示古代宗族血緣結構的一種禮制,據文獻記載創(chuàng)始于周代。
作者: 蘇蘅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位第三十七年,始皇帝開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出巡。十月,在丞相李斯陪從下,自國都咸陽出發(fā),出武關(位于今陜西丹鳳縣),行至云夢,望……
南北朝時期,統(tǒng)治北方的東西兩魏政權,爭相與草原上的柔然帝國和親。而來嫁的和親公主,依恃國力強盛,竟凌駕于中原王朝皇室之上,成為古代和親史的一大奇觀。……
它是全國現(xiàn)存最大的石碑,唐朝刻立,宋朝翻刻,唐宋兩朝不堪的記憶,集于一身,這是歷史開的大玩笑。
規(guī)模最大的大雄寶殿,莊嚴無儔的七佛彩塑,全國僅存無幾的遼代建筑彩畫,三者濟濟一堂,成就了奉國寺獨一無二的地位。
蛇若在天有靈,面對“小龍”的代稱,一定會大鳴不平:龍才是“大蛇”!
作者: 楊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