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為鄭國國君隨葬的青銅器,100年前因緣際會在河南新鄭出土,然后分散流傳,先后成為河南博物院和臺北歷史博物館的建館之基、鎮(zhèn)館之寶?!啊?/p>
今年初,《快雪時晴帖》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引起了海內(nèi)外的強烈關注,也使“三?!焙翔翟俣瘸蔀闊狳c話題。曾經(jīng)合為一體、如今分隔兩岸的“三……
數(shù)千年來,甘蔗和白糖都是權貴階層專享、庶民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而明朝晚期制糖技術的進步,一舉改變了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乃至生活習俗?!?/p>
先秦文學中最浪漫華麗的詩篇,為何誕生在“蠻夷”之邦楚國?除了屈原的個人才學,我們更應回到那個風云變幻的時代背景中尋找答案。
東西方人體質(zhì)不同、體味不同,對香的認知、制香和用香的方式也有巨大差異。風靡全球的西方香水,是否可以取代中國芳香?
大禹,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然而,關于他的真實形象,乃至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學界都存在不少爭議。對此,看似荒誕不經(jīng)的《山海經(jīng)》中……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橫掃六合的秦軍,借著兵馬俑的發(fā)現(xiàn)得以復活。堅硬冰冷的甲胄,如何穿戴上身?不同兵種、等級的甲胄,有哪些不同?
小小的磧口鎮(zhèn),曾是溝通西北、中原、華北地區(qū)的商品集散中心,富得“流油”的晉商西大門。
興化寺、永樂宮、青龍寺壁畫,是晉南元明壁畫的經(jīng)典之作。三者的創(chuàng)作時間,前后跨度近百年,但壁畫里的諸多細節(jié)和藏在角落的題記,都指向了一個……
歷史上,幾乎每一個中國家族都經(jīng)歷過移民。姓氏則是遷徙的一份禮物,當我們對祖先的記憶越來越模糊時,姓氏能告訴我們:我是誰,我從哪里來。